同屬L2各不同 盤點不同駕駛輔助解決方案
廣大年輕用戶對于駕駛輔助功能的認可度越來越高,這也是當今諸多車企的主要發力方向之一,F階段所有的在售乘用車還都屬于L2級駕駛輔助的范疇,雖同屬L2,但各家的解決方案是不一樣的,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來簡單盤點幾種不同的駕駛輔助解決方案。
先來復習一下自動駕駛的分類等級,這個等級普遍源自于SAE(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)制定的標準,具體分級可以參考下表。
我們日常所話說的L2級,是通過自動控制加減速和方向兩個維度來幫助駕駛者減輕操作強度,到了L4和L5這個級別,才能夠被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,L0-L3由于需要駕駛操作或隨時準備接管,可全部定義為“輔助駕駛”的范疇。這只是一個大致的分類標準,例如同在L2這個范疇內,不同系統的軟硬件有著很大區別,功能上也有很大差異,接下來咱們就進入正題。
●純視覺方案
隨著算法的不斷進步,單靠攝像頭就能做到L2級駕駛輔助,在飛度這樣的小型車上體驗也還是不錯的,門檻降低對于市場和用戶而言都是好事。除了本田,國內一汽集團旗下的諸多車型也采用了純視覺解決方案。
以“兩田”為首的日系廠商在駕駛輔助領域并未采用Mobileye這樣知名供應商的打包方案,而是選擇了與零部件供應商合作研發的方式,豐田的Toyota Safety Sense和本田的Honda SENSING均是如此。這樣做對于車企的研發能力有極高的要求,但好處是可以保持持續的正向研發能力,自己掌握核心技術,近期本田的L3級駕駛輔助在日本本土開始了量產化測試,就能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。
●視覺+毫米波雷達方案
采埃孚將三個攝像頭、存儲器、MCU以及Mobile EyeQ4芯片封裝在一起,為車企提視覺解決方案,車企再根據自身的功能需求做相應的標定和可視化軟件,最終實現完備的駕駛輔助功能。
經過實際體驗,寶馬5系的這套駕駛輔助系統確實配得上稱贊。對于基礎的L2級駕駛輔助能力,它可實現帶Stop&Go功能的全蘇自適應巡航,對車道的識別能力以及自主過彎能力都毫不拉跨。在此基礎上,駕駛者可在車速低于60公里/小時的范圍內從方向盤上放開雙手,實現自動跟車行駛,有效緩解駕駛者在擁堵、低速路況下的駕駛負擔。車內搭載駕駛員注意力監測攝像頭,可準確監測駕駛員視線。